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印发三亚市建筑行业彩钢板临时建筑
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建筑企业、市质监站、市保障中心:
现将我局制定的《三亚市建筑行业彩钢板临时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三亚市建筑行业彩钢板临时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3年5月29日
三亚市建筑行业彩钢板临时建筑专项整治
行动实施方案
各建筑企业、市质监站、市保障中心:
根据海南省公安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海南省彩钢板临时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琼公通[2013]295号)文件精神要求和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行业彩钢板临时建筑专项整治行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我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彭清
副组长:杨帆、孙器斌
成员:华煜、洪宇、羊永燃、袁伟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管理科,具体负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事务,办公室主任由杨帆担任。为能迅速有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提高整治工作的专业性,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办公室应主动邀请市公安消防等部门派员指导并参加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二、整治范围
我市所有建设工程施工工地
三、整治内容
一是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的。
二是采用的建筑构件和彩钢板芯材未达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A级不燃材料要求的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搭建的现场人员办公、住宿、发电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可燃物材料库房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临时用房。
三是未设置或堵塞施工现场消防车道以及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未满足要求,不具备安全疏散条件的。
四是临时性的建筑物、仓库以及在建建筑物附近,未配置类型匹配且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布置地点不明显,不便于取用。施工现场未设有足够的消防水源(给水管道或蓄水池),消防供水管道的管径和室外消火栓间距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
五是违反消防技术标准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的。
四、整治措施
区分新建建筑及既有建筑,依据相关标准对彩钢板临时建筑开展整治。
(一)新建建筑
新建彩钢板建筑要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审核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施设备等内容,楼板、梁、柱、屋架等建筑物构件耐火等级应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其夹芯材料燃烧性能按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标准检测应达到A级,达不到要求的,我局不予行政许可。
(二)既有建筑
2011年8月1日以后审批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应严格执行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其彩钢板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达不到A级的我局将依法责令工程项目停止施工,并通报市公安消防部门。情节严重的,依法报请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五、整治时间及步骤
(一)公告普查阶段(5月27日起至5月31日)。制定、印发我市专项整治通知。各建筑企业,特别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汲取火灾事故教训,对照工地内使用的彩钢板临时建筑情况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局安全生产管理科、市质监站要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期间要对辖区内建筑工地使用彩钢板临时建筑进行集中清理和核查,建立工作台账,严防失控漏管情况发生。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日至6月28日)。针对摸底排查情况,告知彩钢板临时建筑所有单位(人)或承租单位(人)自行整改。按照方案要求,和市公安消防、市安监等部门组成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所有使用彩钢板临时建筑的工地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下发相应法律文书,进入法律程序。[FS:PAGE]
(三)总结验收阶段(6月29日至6月30日)。对全市工作开展情况组织验收,对于专项整治走过场,工作责任不落实的,进行通报批评。发生火灾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认真组织专题报告,及时上报上一级领导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责任到人。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克服畏难、厌战情绪,确保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各单位根据辖区内建设工地情况制定整治时间表,将每个工地整治职责落实到具体人员,确保工地全部整治到位,严防走过场。
(二)加强联动,严格执法。要联合与发动相关职能单位共同开展专项行动,形成工作合力。在整治过程中,对发现存有火灾隐患的在建工地,要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下发改正通知书,并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按有关要求,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该罚款的罚款,该停止施工的停止施工,决不能姑息手软。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在各建筑工地现场集中宣传彩钢板临时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要提示有关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大量居住在彩钢板临时建筑的农民工和单位职工意识到身边的重点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小心谨慎、严防死守,在最基层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